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程龙专栏|中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探究之二——中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5    文章来源:

本周程龙专栏如约与您见面,今天分享的是《中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探究之二——中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上周,本文分析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基本特征,明确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内在产业属性和外在发展表现。然而,对特征的把握只是为培育与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指明了大致的方向。如果我们以企业发展做比的话,准确的把握特征只是帮助企业明确了正确的发展愿景,但要真正实现愿景,特征的把握只是第一步,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分解愿景,明确更具实操价值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对中国知识产权密集型发展而言,则需要明确更符合中国特色产业发展环境的产业内涵和发展路径。尤其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等前所未有的大挑战,准确把握发展环境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既十分必要,也至关重要。

本文认为以下三点事实值得关注:


01开放环境下国家创新战略的引领作用不断强化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国家创新战略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近年来,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并及时调整创新战略,不断适应、引领世界科技发展。中国也一直重视战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性作用,从2006年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面向2020年确定大飞机等16个科技重大专项,到2016年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颁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并把重要领域科技创新摆在更突出位置,部署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从2008年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到2015年发布《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再到当前,国家正在加紧制定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国家创新战略一直在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创新发展。十多年来,我国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能源环境、生物健康、海洋天空等重点领域加快突破,新一代移动通信、数控机床、清洁核能、抗癌新药、载人航天等重大成果加快涌现,截至“十二五”末,民口重大专项累计申请专利6.19万项,制定技术标准1.12万项,直接带动新增产值1.7万亿元,有力促进我国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2018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排名再创新高,跻身全球最具创新性经济体20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中国所取得的成绩正是得益于精心规划、自上而下的创新战略,同时中国建立了一流的知识产权制度,并成为文化内容的巨大创造者。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创新战略规划与实施方面展现出了敏锐的观察力和勇于变革的魄力。既有对继续“扩大改革开放”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等科学发展举措的坚持,也有以“新常态”和“新矛盾”等对关键发展环节的准确研判,还有“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等切实助力自身及全球发展的战略谋划。在创新战略引领下,中国涌现出了“大飞机”、“国产航母”、“脉冲平顶磁场”、“量子技术”、“嫦娥四号”等一批突破性、引领性的重大创新成果。因此,作为与创新和知识产权制度紧密关联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坚持国家创新战略的引领作用,能够有效夯实产业发展的战略根基,有利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从宏观角度准确把握发展方向,调控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


02大国博弈下的产业创新外部挑战日益加剧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美建交40周年。过去40年来,中美建立在各自比较优势之上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为各自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发达体从来没有放弃借助其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优势打压中国,通过301调查、337调查以及技术封锁等各种手段为其全球经济扩张服务。随着中国经济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这种打压之势愈发强烈。特朗普政府所奉行的“美国优先”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2017年8月,特朗普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对中国发起源自美国《1974年贸易法》的“301调查”,就中国政府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创新等领域的实践、政策和做法是否不合理或具歧视性,以及是否对美国商业造成负担或限制做出调查,正式拉开了新一轮的中美贸易战序幕。2018年3月调查结果公布后,价值500亿美元的1333件中国高科技产品受到了25%的惩罚性关税。更为明目张胆的是,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对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价值6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所涉及的10个领域正为《中国制造2025》中列出的十大重点领域,并限制中国对美科技产业投资。由此,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中国产业创新发展所面临的外部挑战也进一步加剧。面对来自发达经济体的知识产权调查以及技术封锁,我国产业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恶化。尤其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发展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形势异常严峻。

更重要的现实是,我国产业创新发展无论是在产业结构高级化还是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均存在客观差距。现实差距和严峻的客观环境是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双重压力。正视差距是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需要通过研究欧美国家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特征来找准定位;同时,为了应对挑战,我国还需要根据产业创新发展特征,瞄准科技前沿,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逐步培育其成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


03新常态下我国产业创新的多样化特征日益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充分利用了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传统要素的比较优势。并以这些低成本要素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资源配置效率,使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比较优势在不断减弱,经济发展也从高速增长进入了新常态。当前,尽管我国在积极通过制定创新战略不断强化创新驱动作用的发挥,但由于“俘获效应”而导致的“低端锁定”等现实困境,既有价值链分工格局短期很难打破,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困难重重。尽管如此,纵览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产业发展之路,我国政府通过审时度势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强化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方略得以不断完善,通过科技创新,很多传统产业迸发新的活力,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一批国之重器呼之欲出。

但同时,在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综合影响下,我国产业在创新生态、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产出水平等很多方面展现出过渡性特征。目前,我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交织,产业创新区域差距显著,东部部分省市产业结构已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高科技产业与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产业创新水平仍然偏低,产业结构优度较差,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传统产业占比较高。尽管部分产业展现出了较强的创新潜力与竞争力,但大部分产业,尤其传统制造业低成本、低层次模仿的路径依赖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各产业领域内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时有发生,产业创新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发展以及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大部分产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稳步提升,产业知识产权产出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速明显,但由于前期创新管理模式中政府定位影响,以创新激励政策为代表的科技管理手段一定程度上主导了产业创新发展,导致我国很多产业领域创新产出量大质差、控制力弱,大部分产业出口比重增速缓慢,甚至负增长,产业创新的市场控制力、尤其国际市场表现不足。综上,新常态发展阶段,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培养与发展需要有效应对产业创新发展的多样化,明确不同产业在区域禀赋状况、创新依赖性以及创新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提升培育与发展的针对性。


小结:本文认为中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应以产业发展特征为基础,结合中国情境。产业发展环境分析从现实角度界定了中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有助于构建形成更具有时代意义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新内涵,而这对于发展路径的探索至关重要。关于新时期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内涵及发展路径分析,请关注下期介绍。



分享:
免责声明:
发表评论
QQ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025-58611369
返回顶部